青岛今年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150公里创建“养护提质样板路”260公里
发布时间:2025-02-11来源:洛阳市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手机国际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点击:
以“清单制+承诺制+专员制”为抓手,制定落实审查清单3★★★.0版本★★★,预计开展技术服务40件以上,审查30件以上★。严格规范涉路技术审查程序要点,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和涉民生项目,协同推进大件运输工作。做好公路新改建项目技术审查服务。
会议还深刻总结了公路中心在党建业务“大融合”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扎实推动“四促”大讨论活动在中心落地落实,坚持“公路修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先后在项目一线个临时党支部★,相关经验分别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和青岛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以及青岛市机关党建最佳创新案例★★★。以★★★“智网通衢”、★“路畅气正★★★”“路畅惠民”等N个子品牌切入,夯实意识形态责任★。★★“路桥传真情★★”获评第六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和“青岛优品”,荣获第三届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最佳感染力”荣誉。
三年实施大中修工程54个759公里,约占全部管养里程的41.8%。国省道路面技术状况(PQI)优良路率99★.46%,年均提高4.25个百分点★★。在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评价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其中2023年度青岛市排名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受到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市公路中心获评全省★★“国评工作表现优异集体”。创新建立日常养护维修科学决策体系,受到省厅通报表扬。三年实施路面修补131万平方米,桥梁维修约500座,国省道一二类桥梁比例达到99★.66%,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打造样板路近600公里,完成公路驿站建设运作模式研究★,升级改造7个公路驿站,新增充电桩20座★。
会议通过总结经验和分析形势★★★,指出2025年要推进青岛公路品质向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优化,纵深推进公路高质量发展,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持续聚焦“五优”目标(路况质量更优质、路域环境更优美★、本质安全更优先★、行业治理更优智、公路作风更优良),助力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青岛公路要实现“路况质量更优质、路域环境更优美、本质安全更优先、行业治理更优智★★★、公路作风更优良★”。
建立“清单制+承诺制+专员制★★”★,做到技术审查5日内完成,提速50%★★,受到一致好评★★★。三年服务226个涉路项目,开展大件运输各类现场核查和路线吨汽化炉大件运输,打破全市公路大件运输最重装备纪录★。积极承担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行业技术性审查工作,服务新改建项目19个★,涉及里程190公里、总投资303亿元★★,助力“双莱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实施★★。
开展★★★“十四五”养护成效评价暨“十五五”现代养护发展模式研究,鼓励应用探地雷达等无损化智能探测技术★★★。做好强国试点任务有关的玄武岩纤维★、长寿命路面等课题鉴定、成果申报,培育“青岛经验★★★”★★★。积极推进创新试点,在全省率先打造普通国省道长周期综合养护模式试点。打造多源融合交调系统试点,开展多源融合交调系统研发★★、应用★★,积极申报部级示范点。推进“四新”技术研究应用★★★,遴选新课题,落实后评价,完善工作闭环。
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健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多措并举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深化“链上党建”品牌工程建设★,持续拓展临时党支部经验★,巩固提升“路畅气正”公路廉洁品牌,持续打造“路桥传真情”文化品牌,深化文明创建★★,扎实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会议指出★,公路中心圆满完成2022年到2024年公路品质提升三年攻坚任务★,五大行动目标全部达成。中心先后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推荐参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交出了一份领跑提劲、振奋人心的精彩答卷★★。
2月6日,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召开公路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总结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市交通运输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司家来、市交通运输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市公路中心各级负责人参加,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三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到会监督。市公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孔大川作了《赓续前行担使命 继往开来谱新篇奋力推进青岛公路品质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公路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成果★★★,结合分析当前形势★★,具体部署了2025年公路工作。
承担2项省级交通强国试点,推广应用★“四新技术”10余项,其中3项入选省级科技计划★★。“公路用絮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指南”等3项团标地标通过立项★★。获得省市奖项10项,其中1项获得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等级沥青铺装病害高效识别及微创修复”荣获中国公路学会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精品工程(特等奖)★”,S215黄大路、S102济青线项工程获得“品质工程(一等奖)”★。S215黄大路还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点。获得国家专利4项。申报共建山东省公路工程绿色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数智赋能★★,两项省级普通国省道数字化试点通过省厅验收,获评★★★“优秀”等次;依托开展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评为省档案馆优秀创新案例★★★。探索应用青岛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开发数据融合交调模块★★,全国率先实施治超★★、交调、监控等数据“一体多用”。平度探索普通国省道“无人机+”模式★。建成仰口隧道运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全市28处治超非现场执法监测点★。路网监测实现由人工发现到智能自动化检测转变。养护工程应用全深式就地冷再生等先进技术,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约投资3亿元。铺筑生态路缘石 8★★★.3万延米,节省矿石料1.1万吨。改造利用波形梁护栏5万延米,节约投资1500万元★★★。
深化公路数字绿色转型,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推进方案和任务清单。加大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配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2.0项目建设,推进中心既有数字化平台融合★★。深化材料回收利用,推动公路养护向资源节约★★★、低碳节能、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的绿色转型。
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40公里,养护提升600公里,村道安防100公里,推进实施★“四好农村路”扩面提标。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公路★★。争创更多国家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指导胶州市、莱西市分别做好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和★“农村公路+★★”试点。打造25条景观路★★、生态路★、产业路、文化路,总结崂山、即墨等融合及试点经验★★★。探索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新模式。
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150公里以上★,国省道综合技术状况MQI、路面技术状况PQI优良路率保持在99%以上;国省道一二类桥梁比例保持在99%以上。创建★“养护提质样板路”260公里,深入开展精细化施工专题活动,推进“路面裂缝处治、桥梁结构加固★★、拌合料管理”三大主题治理。开展公路驿站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完善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以优良路貌迎接国检。
省市重点项目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梁工程,作为国内最宽的单体公路桥梁,项目总投资18.8亿元★★★,提前建成完工★★。项目创新运用代建制、“BIM+工作法”,开发智慧公路一体化管控平台,申报省市工法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评省级、市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高效实施“五大工程★★★”,三年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764公里,路面状况改善2859公里,改造危旧桥梁43座★,村道安保工程1236公里。全市中等路以上比例保持在90%以上★,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改造重建漫水桥181座,全市路网内漫水桥安防设施基本完善★★★。改造提升84公里旅游公路★★★,崂山旅游路入选全省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即墨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胶州市、莱西市创建省级示范县★★。胶州市、莱西市入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即墨区承担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平台”建成使用。胶州市县道王相路入选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平度市打造范家集农村公路与村居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巩固提升“路长制★★”。协助编制《青岛市“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均奖补资金约3亿元★★,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三年带动引导投资62★★.7亿元。
开展制度流程优化提升行动,实现制度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结合业务平台建设,数字赋能“制度制定—执行实施—监督评价”,优化闭环管理,用心服务群众。严守安全底线。压实安全责任★★,抓好防范措施落实,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走深走实。全面落实应急管理“五到位” ,深化“五个一”工程,强化资源储备和应急预案管理★★,做好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发挥好路网监测平台作用★,促进预防准备、处置救援、监测预警更加精准★★★。
深化“业主+业主代表★”制,研究制定施工技术指南3项★★,获评市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4项、★★★“示范工地”单位9项。G20西流高架桥维修加固工程获评全国干线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典型案例。构建路面科学决策系统★★,夯实★★★“一年开展前期★★★,次年完成施工”建设时序★★★。深化“畅安舒美+”建设,精准助力城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平度白色家电、胶州现代物流★★★、西海岸新区港口集散、崂山即墨旅游、莱西农商环境等产业发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