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丨一家煤矿医院的转型之路:从濒临倒闭到“一床难求”
发布时间:2025-02-11来源:洛阳市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手机国际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点击:
从2017年开始,这家濒临倒闭的煤矿医院走上了医养结合的道路。当时的张延东并未想到,这个迫于生存压力的选择,会带来多么大的转机。
2020年8月,章丘逸乐医院归入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10月,该院中标章丘区的一个家庭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枣园街道100户),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与此同时★★,该院围绕快乐养老、幸福养老,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靳亚鲁告诉记者,张翠萍老人刚来时卧床不起,经过康复训练★,慢慢地站立起来★,如今已能行走。
“咱不能等着倒闭吧?”张延东说★,关键时刻,大家想到了医养结合这个业务方向★★,决定转型求生存。
★★★“你看,我又能走路了★!”2025年1月23日,在章丘逸乐医院的医养中心康复大厅★★★,75岁的张翠萍(化名)在康复机器人的帮助下缓缓挪动步子,见人就热情地打招呼★★★。
“最头疼的是人员流失,业务开展不起来★,再就是资金匮乏。★”回想转型之初,张延东记忆犹新。
“实在没办法了,我就带着催账的人去医养中心转一转,看看运行情况。看到业务量越来越多,要账的人也能踏实一点儿。”张延东说。
门诊部主任郑保华发现,医院转型医养结合之后“出名”了,有老人从东北、内蒙古等地组团来体检★。
在该院,与张翠萍情况类似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止一个。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老人慕名而来★。如今,该院养老床位爆满★★,得预约★★★、排队才能住上★★。
★★★“人才是医院转型成功的另一大重要因素★。”张延东说,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院专门聘请了曾在知名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职的专家★;为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医院提升薪资★★、提供带薪全流程培训★★,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护理人才;为了增强护理员的成就感,医院还将每年的7月23日定为内部的“护理员节”,每人发放723元奖金……
又到年末,在山东省济南市的章丘逸乐医院★★★,院长张延东盘算着过去一年的运营情况,终于松了一口气。2024年年底,该院的养老床位已处于“爆满★★”状态★★★,医养结合方面的服务人数比2017年刚启动转型时翻了两倍。
★“我们想看病,一个电话★★,医生就来了★,很好很方便。”入住该院的田秀贞老人说。张延东告诉记者★★,不少医生实行★★★“双跨★”,在完成医院常规门诊任务的同时,还会定时到康养中心巡检。一旦康养中心有诊疗需求,医生几分钟就能赶到★。
转型初见成效,医院此后的发展好得超出张延东的想象。医院一期康养中心住满了,很快又建设了二期康养中心,没多久,再次满员★。
章丘逸乐医院的故事,仅仅是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医养结合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人的省份,未来10年山东老年人数量会快速增加★★★,做好养老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几乎没人来看病了。各个科室的业务量下降幅度很大,医生收入锐减,医院也留不住好医生了★★★。”张延东说,最难的时候,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等几个大科室都面临着关门的情况,有的科室甚至只剩下一名医生。
“银行的贷款要还,职工的工资要发★,药商的货款要结。用我们财务科长的话说,我们医院是月光族。啥叫月光族?一到月底★★★,医院就没钱了★。”张延东说,那段时间,他每天一睁眼就为资金发愁。有一回他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输液★★,药厂的人直接跑到床前来要账。
改革是如何发生的★★?转型之路有多难?相比传统养老机构★★★,医院走医养结合的路子有哪些优势,又为何如此受欢迎?海报新闻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寻找该院转型成功背后的经验★★★。
收获不止于此。张延东发现,随着医院转型成功,还出现了医疗和康养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反哺★”的情况★★★。该院起初是★★“以医助养”,即医院依托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吸引大批老人入住;后来变成★“以养促医”★★,养老床位爆满后,老人的医疗需求量大,带动了医院各科室业务量的增长。
解决了资质问题,接下来遇到的新问题是提升硬件条件。张延东跟大伙儿商量,筹集了几百万元资金★★,率先将住院部的三楼和四楼改扩建出一个100张床位的医养服务区域★。
★★★“当时新业务的定位是收治失能★、半失能老人,这属于刚需群体。医院的内、外科留下来的老医生实力都很强,我们的医疗设备也好★,干医养结合的‘底子’比一般养老机构都要好。”张延东说★★,为了尽快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服务★★★,医院组织人员出门宣传,街道★★、公园、老人们的家里……周边矿区居住着很多老年人★★,来医院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医院就不再为“入住率”发愁了。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命名山东省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的通知》,山东成为全国首个示范省份。截至2024年底★★★,山东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突破1000家,家庭养老床位新增1.1万张★★★,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户。
转型成功后的章丘逸乐医院,先后获评市级文明单位★、五星级养老机构、最受欢迎养老机构、山东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国家大力倡导医养结合★★,推出了许多扶持政策,山东也率先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张延东说,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机遇。
“当时(2017年)医院还不具备提供养老服务的条件,因为不是独立法人★。我们就先成立一家医院管理公司,又注册了一家民办非企的养老机构。”张延东回忆。
★★★“有些辞职的医生又回来了★★★,曾经濒临关停的科室也重新忙碌起来了。”张延东说★,现在医院的职工人数已增加到了300余人★。以康复科为例,面对老年人的新需求,医院专门引进锻炼上下肢的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提供科学完整的康复方案★★。那些坐着轮椅来医院的老人★★★,经过系统训练★★,其中很多人已能借助辅具走路了。
章丘逸乐医院原名埠村煤矿医院,1971年建院,主要服务当地的煤矿职工和家属。2016年左右,当地煤矿开始陆续关停★★。随着煤矿工人大幅减少★★,这家医院由原来的服务煤矿★★、依靠煤矿,变成了“四不靠”。“就是城市中心不靠,密集乡村不靠,主干道不靠,大企业不靠。”张延东解释道★★,当时就诊人数锐减,营收每况愈下★★,医院面临着“存亡”抉择。
“成功背后,是老百姓对于高质量医养服务的需求。事实证明★★,医院转型这条路,走对了!”张延东欣慰地说。
短短几年间,这家原本濒临关停的煤矿医院因医养结合逆势而起,床位长期保持高使用率,甚至“一床难求”。
见证了医院转型全过程的内科老专家张乐世、肾内科主任王新亮深有感触。如今★★,他们所在的科室在门诊之余,新增了老年人体检项目★★,口碑不错。
近几年,山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打造了“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机构医养★★★、两院一体”等服务模式,率先启用★★“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在“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下,许多医院正在走上医养融合发展的路子。
这情形搁在七八年前★★★,山东颐养健康集团逸乐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院长张延东根本不敢想。